真正的修行道场不是寺院,不是深山,而是......
真正的道场不是寺庙、不是禅堂,真实的道场就是每一个当下眼前的存在和每一个念头。
修行不是一种逃避;更不能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,或是争权夺利。修行要从实际问题入手,每一个实际问题都是入口。
每一个问题是道场,每一件烦恼的事是道场,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,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,每一个念头是道场。能以平心静气处理而心不妄动,就是真修行。
如果你婚姻有问题,有问题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场;
如果你和老公的关系有问题,和老公的关系就是道场;
如果你和同事发生矛盾,这与同事的矛盾是道场;
如果你出现了钱的问题,钱就是道场。
如果畏惧生死,生死问题就是你的道场。
道场在你每一个受难处,道场在你每一个受卡和被卡处。修行必须从那裡进行,利用平时修行而得的智慧处理它。
不要跳过婚姻的问题、老公的问题、同事的问题、钱的问题、生死问题。而跑到寺庙、禅堂、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,去谈玄论道,去冥想佛或菩萨,去唸阿弥陀佛或大悲咒。
那无济于事,你的道场选错了,你是在外道修行,真修行是哪裡有问题就在哪裡修,有智慧的修通那问题。
修行不是向他人显示你的自我,「看我修行的多好?」、「我是一个修行者」,不,修行是向你自己的生活显示,天天心情愉快:「看,这个问题难不住我」,「它不是问题」、「什麽也不能带给我问题或烦恼」、「存在只能给我喜悦」。
修行并非只是为了见证你的「本来面目」,还要见证你每一件痛苦的事、一个受卡的点、一个痛苦的念头的本来面目。
证悟必需发生在当下、具体的事上和具体的念头上,而不是某个将来或某种玄空之中。修行不能把你带离实际,修行必须带著你向实际处、在实际处著手,而能顺利平常。
修行是破我执的,你对某一具体的信仰、法门、老师、领域的坚持也是一种我执,是我执的延续,你注意到了吗?破它,不能犹豫。
修行不是问题思辨,不是头脑探讨,不是猜想未来,而是平静下生出的妙智慧,是体验当下,当下觉知问题,当下解决问题,当下体证问题,当下没有问题,当下就到极乐世界,不是等死了才去。
理上说的通,事上行不通,这种修行有什麽用?辩法时大展宏图,问题上愁眉不展,这些获知是很虚荣。修行是给自己长实惠的,不是虚荣心长面子的,认知这点很重要。
佛陀说:不要因为他年纪大就相信他;不要因为他是权威就相信他;不要因为别人都相信他,就相信他;不要因为他讲的头头是道,就信他;若是他能言行一致而无三毒心,才能跟他学习,若他能事理无妄才相信他。越放松,你就越有力量
佛陀说的对,修行从自身起、从实际处入手,若能跟明师学会更好。
修行不易,慢走莫急
人生,犹如划地为牢。
有师兄说,今生努力修行,只为下世不再入轮回。
我问:如果不行呢?
再就下辈子继续修罢,他说。
我心哽咽。
世间修行之路,从来不是坦途。
犹如西天求经,九九八十一难,都要一一淌过,方有可能修成正道。
人生在世,你是我的关口,我是他的道场,从来有因緣,怎会不相干?
有些人,有些事,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,半分勉强不得。
道法自然,这“自然”二字,我理解为心亦要自然自在。如勉力为之,心思不顺,其果不善。
当然是時辰未到,无谓强行。
很久以前,事无巨细,皆能牵扯心弦左右摇摆;
后来,觉得除去生死无大事,其它皆是人生浮云;
再接着,又渐悟生死亦非大事,三界之外皆枉然。
虽然认知已有进步,但缘来缘灭,还是未能淡定应对。
放着放着,是否就能手空肩轻心清静?
入世紅尘,炼心修行,路漫,道远,人难行。
成长,是件很漫长的事情。
边走,边看,边经历,边感悟。
生性懒散,不喜竞走,就让我慢慢地,慢慢地,走下去,看沿途风景,待山花盛開。
具备三信心 成就很快 生命焕然一新
要会修行,修行是整体地改造生命,趋向止于至善。不知道怎么修,会掉入错误的行法里。不要一开始急着要有成就,先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,观察不是不要精进。
要去感受真正的修法是什么,常见的行法有两类:
一、正法行。即进行读经、写经、念佛、参禅等功课,修定以 除妄想,然后观照本来面目。要有觉知的能力,趋向解脱的根本能力。比如念佛,是不是这样念就成功了?烦恼要怎样除掉,一再地反省,求证,超越。
二、随缘行。就是大家常说的在生活中修,随缘行有各种不同修法。在日常生活中,做什么都可以修,随时警觉,懂得怎么用心。越忙的人越是好做功课,就从那个地方摄心,念念清楚,在那地方把把贪嗔痴除掉,戒定慧修起来。但佛堂每天一定要供养,修福报。
正法行为必修课程,最好每天定时定量定内容;随缘行为选修课程,每天时间越长越好,次数越多越好。
在《华严经》中善财童子五十三 是修行的范式,他在解脱长者所完成所修法门,又按照老师的推荐,继续去参访第六位善知识法幢比丘。“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彼长者教,随顺观察,如说修行。”这是总说。
一心正念,带着疑情,要去求证的是正念。不能一心正念,一是与正法正道不相应,与菩提道利益享受不到。二是与善知识不相应。不相应,就会听不懂,而发生抱怨排挤。
善财“忆持彼不思议菩萨解脱门。思惟彼不思议智慧光明门。深入彼不思议法界次第门。悟解彼不思议遍入普法门。
明见彼不思议如来神变。观察彼不思议普入佛刹。深信彼不思议佛力庄严。照现彼不思议菩萨三昧。
了达彼不思议差别世界。修集彼不思议菩萨净业。发起彼不思议广大誓愿。”
十一句不思议,都是用根性,用智慧。举最后一个说明,发起彼不思议广大誓愿。到寺院发愿,发一即一切的愿,发不思议广大誓愿。只要一个愿去穷尽,愿发了每天一定要去做,一定要把它完成。
熏修调伏,一定要把凡夫的心性转过来,成为一个修行人的条件,具备十信心:信心、念心、精进心、慧心、定心、不退心、护法心、回向心、戒心、愿心。十信归纳起来为三点信心、信念。
第一、信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都能成佛,我有觉性佛性,与佛一样,我也一定能成佛。学华严,不能说业障深重,没有善根。
第二、观察自己的起居做行,一举一动,都是普贤大行,都是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一个行为都代表法界的一切。要有这个信心。学佛人布施与一般人同情救济不一样。自己起心动念都具足普贤行愿,这个布施里具足了八万四千行,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万行,一应具足。
第三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见闻觉知一切境界都是殊胜的普贤境界,都是常寂光土,都是一真法界。心这样一转,就是极乐世界。要肯定,没有末法,都处在正法。具备这样基本的信心,成就会很快!(海云继梦导师讲演华严,圆明学习心要笔记6-1)
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!